如何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
如何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,很多小孩由于经常注意力不集中,会造成不认真听讲,以及抵触情绪,提高听力训练尤为重要,下面分享如何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?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二吧!
如何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1
小丛,三年级,父母都是工人。测试报告显示小丛视觉分辨率弱,视觉宽度不够,视觉记忆和理解力差,计算慢且错误率高,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反感,课堂作业完不成,家庭作业经常出错,粗心现象严重。
刚开始参加训练,他在听觉训练时比较投入,因视觉能力较弱,对做视觉训练时有抵触情绪。但我们也发现他的空间感较好,动手能力较强,在做图形观察和记忆训练中表现突出。
怎样才能让他融入到训练中呢?我们在他擅长的项目上,不断地给予鼓励,让他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够做到,树立起他的自信心。渐渐地,他能跟上训练节奏了。
然后我们针对他粗心的症状,从视觉集中能力入手,即保持他对目标的集中和保持对运动目标的追踪能力。因为如果眼睛不停地颤动,很难准确地读题。我们又从视觉分辨着手,提升从外形上区分数字、汉字、字母和图形的能力,以减少易混淆的情况,如6和9,3和7;+和×等。
接下来,对他进行读题的训练。因为阅读是视听器官相结合的'过程,有的孩子计算错误是因为审题不清,或容易把数字混淆。小丛前期读20道题,会错4至5题,慢慢地错误减
少到1题,甚至没有。
在应用题的理解上,采取画的方式,让他把应用题用线段图表达出来,多做应用题的复述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小丛在学校里就能完成课堂作业,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地增强了,视觉能力显著提高,期中考试成绩优秀。现在他再也不怕数学了。
如何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2
一.听力、聆听和听觉
1. 听力(hearing):听觉器官接收声音的能力。
2. 聆听(listening):集中注意、认真去听。
听觉(auditory):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综合分析、理解、记忆的能力。
二.听觉能力发展
简而言之,听觉发展要经历“察觉——分辨——识别——理解”这四个阶段,但实际上,听觉的发展并不能简单地划分成彼此独立的不同阶段。人类的听觉能力包含了听觉注意、听觉定位、距离听觉、听觉反馈、听觉记忆、听觉完型、听觉追踪、跨听等,这些能力的发展是整体性的,而非孤立或是割裂发展的。
听觉过敏(hyperacusis)是异常敏锐的听力,听力阈值不同寻常的低,患者对声音响度的容忍度下降,对声音刺激变得异常敏感,对轻微声响或一般的响声感到过高,或不能忍受的现象。有时即使是轻声细语也觉得刺耳,是听觉或听力病理性增强的结果。主要症状有患者自觉耳声响很大,杂音大,不舒适等。患者对声音响度的容忍度下降,对声音刺激变得异常敏感、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即听觉过敏。
三.听觉统合训练方法
方法一:听声音
让孩子微闭双眼,静心去听外界的声音,听到的越多越好。在孩子听的过程中,老师或家长可以慢慢地提醒孩子你能听到桌子的声音吗?你能听到空气的声音吗?等等。一分钟结束之后,要学生慢慢的睁开双眼,说一说自己都听到了哪些声音,有什么感想。
作用:放松神经中枢、静心解乏。
方法二:听数报数法
让孩子听一组数字,如375985,然后立即报出来。每天训练的数组可逐渐加长。
作用: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和记忆力。
方法三:听数倒背
读给孩子一组数字,让孩子倒背出来,如426,孩子背出“624”。数组随训练的进程逐渐加长。
作用: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和分配性。
方法四:数数法
从3开始,隔3就数,如3、6、9、12、15……数到300;从300开始,隔三就数,数到3。也可选择从其它数字开始。不管怎样数,先记下时间,看多长时间数完。然后看后一次数是否能快于前一次……
作用: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、分配性。
方法五:听词做动作
当听到水果马上举起右手,听到动物就马上举起左手。橙子,老虎,毛巾,香蕉,公鸡,兔子,大脑,大象,鸭子,西瓜,乌龟,麻雀,葡萄,手表,蝴蝶,荔枝,芒果,熊猫,牙刷,草莓,裤子,孔雀,企鹅,樱桃,北极熊,柚子,菠萝,衣服,狮子,喜鹊,猴子,猕猴桃,蚯蚓,橙子,鲤鱼。这里的动物和水果可以换成任何类型的物品,家长可与孩子轮流出题,以增加趣味性。
作用: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广度、集中度、分配性及反应灵敏度。
方法六:开火车游戏
大家围坐一圈,每人报一个火车站名。例如a是北京站,b是上海站,c是西安站。a拍手喊:“北京的火车就要开!”大家一起拍手喊:“往哪开?”a拍手喊:“西安开”。C就要立即拍手喊:“西安的火车就要开“,大家一起拍手喊:”往哪开?“c拍手喊:“上海开”。B要立即拍手喊:“上海的火车就要开”。依次类推,速度越快越好。
作用: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及反应灵敏度。
四.家长的建议
1)做一个很好的参与者;
2)增进语言互动的玩具及游戏;
3)做一个好听众(好奇、关注、有同情心);
4)不要常常“纠错”、测试孩子;
5)不要让孩子“自己玩”;
6)注意从语言的长度和复杂性方面扩展孩子的语言;
7)用语言解释语言,帮助孩子理解;
8)提问孩子的问题尽量不要是测试性的语言;
9)和孩子分享你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想。